从生产企业到销售端,甚至消费者,期待合法身份的电子烟行业都面临着向左或向右的问题。
记者走访了解到,在电子烟新规的倒计时中,一些电子烟消费者正在疯狂囤积商品,一些人正在考虑从现在起戒烟;一些零售店老板已经在清理和出售商品,一些人仍在等待;至于制造商,一些人已经开始开发烟草味的电子烟,而另一些人则表示,他们与制药公司合作开发了新的冠状病毒-19吸入疗法
《电子烟管理办法》将于2022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管理办法,禁止销售烟草口味以外的调味电子烟。同时,电子烟零售需要申请烟草垄断许可证,不得排他性经营。
目前,我国电子烟制造和品牌企业1500多家,电子烟零售网点19万家,就业人数550万人。如何确保这些企业与员工的顺利过渡?一些专家认为,这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成功跨越痛苦时期,电子烟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电子烟消费者的选择:
疯狂囤货还是转向卷烟?
3月11日,国家烟草垄断局发布了《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指出,从5月1日起,除烟草口味外,禁止销售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目前,市场上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水果味,而烟草味只占市场的一小部分。
调查发现,年轻男性上班族、年轻女性消费者和成年学生是电子烟消费群体的三大主力军。如果只有烟草味,这些年轻消费者还会选择电子烟吗?记者随机采访了许多电子烟消费者,大多数人说他们不能接受烟草味的电子烟。一位习惯于水果味电子烟的女性消费者告诉记者,如果电子烟只有烟草味,将来可能会改为吸水果味卷烟,或者干脆戒烟。
图:某电子烟品牌公号文章读者留言
为什么他们如此抗拒烟草味的电子烟?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毕竟,电子烟的烟草味只是一种合成香精,与混合焦油烟的烟草味仍有一定差距。很多人觉得味道很差,很难接受。
因为五一过后,烟草味以外的电子烟将不再允许销售,很多电子烟消费者开始疯狂囤货,有的甚至一次性购买一两百盒烟弹囤货,这也导致了市场上水果味电子烟价格的上涨。前段时间,市场上甚至有传言称,悦刻将统一调整和提高门店价格,导致电子烟消费者抢购。为此,悦刻还发文否认谣言。
19万家零售店的选择:
关门还是选择转型?
一方面,电子烟民疯狂囤积水果味雾化蛋,另一方面,经典烟草味很少被忽视。一位店主告诉记者,一盒烟草味两周内都卖不出去。记者了解到,在市场上的电子烟品牌中,非烟草味雾化蛋占8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0%。店主说:如果你将来只能卖烟草味雾化蛋,你可能会关门。。毫无疑问,这是电子烟零售商面临的一个生存问题。
目前,面对即将到来的电子烟行业达摩克利斯之剑,一些商店仍在等待,一些商店已经关闭并下车。广州一家授权商店的合作伙伴告诉记者,自去年《电子烟管理办法(草案)》出台以来,许多未关闭商店的同行也在高价清理商品,并计划最终抓住并撤退。他说,他目前也在等待。如果新规定实施后烟草味电子烟仍有市场,他可能会继续这样做。如果他做不到,他只能转行。
一位同时经营三家不同品牌电子烟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他需要获得品牌授权,并支付约1万元的押金。如果他不打算继续经营,他可以收回押金。记者了解到,许多店主已经收到了退还的押金。
2021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消息称,电子烟计划参照香烟实施监管。当时,记者走访了广州的许多电子烟店。许多店主表示,业务没有受到影响。现在一年后,记者再次走访,发现许多商店已经停业。
例如,河南某品牌电子烟店的装修已经拆除,门口贴有旺铺租赁字样。许多原本聚集在时尚天河的电子烟店已经关闭或更小。
图:此前营业的广州一家电子烟门店处于停业转让状态
根据2021年11月作的《2021年电子烟零售业态蓝皮书》,2019年11月前,电子烟未禁止在线销售。电子烟零售主要通过天猫、京东等在线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当时,电子商务是最适合电子烟品牌宣传和用户访问的渠道。一些品牌同时推广线下商店,但主要需求是品牌形象的传播。
2019年11月,电子烟线上销售禁令实施后,电子烟零售店快速增长。不到两年,线下渠道网络建设就完成了,遍布各个城市。国内电子烟零售业态近19万家,其中授权店13.8万家,专卖店4.7万家,集合店5000-7000家。广东省有5000多家门店。
5月1日实施的《电子烟管理办法》规定,零售店不得排他性经营上市销售的电子烟产品。这意味着未来的电子烟商店可能会以集合商店、电子烟+传统香烟的形式存在。吴证券研究报告称,电子烟商店需要满足传统香烟的位置限制(如购物中心、学校周边地区等)和距离限制,预计大量商店将关闭或重新选择位置。主要品牌现有的渠道布局可能会受到影响,但预计品牌优势将覆盖更多的传统烟草零售渠道。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林汉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子烟管理办法》规定不排他性经营,即未来电子烟店将以集合店的形式存在。收集多品牌销售可以防止市场寡头垄断,保护其他企业,这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
那么,全国超过10万家电子烟零售店应该去哪里呢?在这方面,林汉中建议,电子烟企业可以将代理转化为服务提供商,让服务提供商协助企业进行渠道店品牌维护、物流配送、售后管理等工作。此外,他们还可以培养分散的销售网点,并与这些网点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新规出台后,原经销商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切入点,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企业过渡期的抉择:
深入研发还是加速转型升级?
根据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联合发布的《2021年电子烟行业蓝皮书》数据,国内电子烟制造和品牌企业1500多家,电子烟供应链及周边服务企业近10万家,直接间接推动就业约550万人。《电子烟管理办法》于3月11日正式实施,仅45天,在配套规则尚未出台的情况下,许多业内人士认为电子烟产业链难以实现转型升级,平稳过渡,呼吁延长过渡期。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徐晓新告诉记者,对于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类许可证申请的条件和程序,尽量简化,减轻中小企业申请的工作负担;对于行业,行业组织应代表行业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为行业发展争取一定的弹性空间;对于电子烟企业来说,短期内最大的挑战和首要任务是获得相应的许可和合法身份;在此基础上,寻求未来发展。
徐晓欣还表示,考虑到从生产到零售的链条,监管机构可以考虑适当延长非烟草口味电子烟产品在零售过程中的过渡时间。
电子烟行业现在被纳入监管,这需要一个缓冲区。这个缓冲区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国家对行业的研究和判断来实现平衡的。缓冲后,需要明确每个过程的细节,需要更具体的指导规则,使行业慢慢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林汉忠说。
林汉中建议,电子烟产业链企业应尽快调整现有的技术标准、生产结构和渠道结构,同时等待细则的出台,考虑转型升级的方向。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调整海外市场的布局。新规定的出台严格有利于出口、国内技术和标准输出,电子烟未来的真正战场发生在国际上。
据了解,不少电子烟企业已宣布停止生产风味烟弹,也有企业表示,新口味已经在畅通的道路上,另有消息称,思摩尔正在与美国制药公司合作开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吸入疗法,并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可减少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毒产量的90%。
徐晓欣认为,电子烟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内大型电子烟市场,二是国际市场,三是与健康融合更紧密的大雾化产业。目前,根据消除监管模糊区域的考虑,《管理办法》削弱了对是否含有尼古丁的表达,将更大范围的雾化产品纳入管理办法的监督范围。徐晓欣建议,随着电子烟监管逐步走上正轨,政府是否应明确剥离电子烟中不含尼古丁的雾化产品,促进健康和中草药应用大雾化产业的发展。
面对冲击,在产业发展的痛苦时期,零售商是留下来还是撤退?中小企业面临困难还是另辟蹊径?龙头企业的方向是什么?随着电子烟的合法身份,市场将回答产业过渡期后能否达到新的发展蓝海。